第六零一章 剪枝能力 (第1/2页)
“我之所以更喜欢施襄夏的原因很简单,只是因为我觉得施襄夏好像要比范西屏稍微厉害那么一点点。”
对于吴清源先生问及自己为什么更喜欢施襄夏,李小强笑嘻嘻的这样回答。
这其实并不是李小强的真心话。李小强喜欢施襄夏的真正原因:是因为李小强把施襄夏前辈看成是自己同一类人。
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盛赞李小强的围棋天赋,认为他是像范西屏先生那样的超级围棋天才。但是在李小强的内心深处,他倒是还是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。别人看到自己所谓的天赋,特别是自己年轻的时候,其实有不少是自己“作弊”的来的。
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上,李小强从来都是战战兢兢,即便是到了现在,李小强认为自己也许算是一块下棋的料,但应该并不是什么超级天才吧,至少不像是范西屏,吴清源这种级别的超级天才。自己的“天才”程度,最多可能也就是和施襄夏是一个级别。
具于李小强自己的这个认识,李小强喜欢对外宣称施襄夏是自己的偶像----既然是同一类人嘛,那在感情上自然要更亲近一点。
当然,李小强说“施襄夏好像要比范西屏稍微厉害那么一点点”,这倒也并非完全是信口开河。虽然自古以来,大家对范西屏的评价好像一直比施襄夏高一点。所谓“范施范施”,“范”一直都是排在“施”的前面。
就算两人联手创造的“当湖十局”,历来书中记载,提到“当湖十局”时,必盛赞范西屏,而施襄夏则成为配角。例如文学大家袁枚写的一篇“范西屏墓志铭”是这样描写到:
“。。。海内唯施定庵一人,相差亚也。然施敛眉沉思,或日落未下一子,而西屏嬉游歌呼,应毕则榻台鼾去。。。”
现在应该就知道大家为什么对范西屏的评价更高了吧。此文的本意是赞范西屏思路敏捷。但别人看过这样的文字以后呢,很容易脑补出这样一副情景:施襄夏在那愁眉苦脸埋头苦思,而范西屏则优哉游哉轻松应对。如此一来,高下立判。
但是不得不说。袁枚也许算是文学大家,但是他对围棋,可能基本上就是个外行人。比如他这段表扬范西屏的文字,用的其实就是外行人的写法。
在真实历史中,有一次李石头输给罗神猪。输棋后的李石头很郁闷的说道:
“他好像玩儿一样就把我赢了。。。”
的确,“玩儿一样”的赢法,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,这种话听起来也特别爽。但是话说回来,真正对围棋有所了解的,又有谁会因为罗神猪“玩儿一样”赢了李石头,就认为罗神猪的水平比李石头更高呢?
比较两个人的水平高低,那当然还是要用棋来说话。
比如李小强认为施襄夏要比范西屏稍强,他不可能是毫无根据。当然,这两人毕竟一直都是比肩齐名。差距不可能像李石头和罗神猪那么大。李小强的依据只有一条,那就是在著名的“当湖十局”中,两人的成绩倒是平分秋色,每人各赢5盘。但是其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,那就是在这10盘棋当中,双方的先后手并不是对等的。
中古棋的规则和现代有点不一样,中古棋是执白一方先行。在我们能看到的“当湖十局”中,施襄夏执白先行的棋只有4盘,而他执黑后行的棋呢,却有6盘!
要知道。“座子棋”可是没有贴目的,施襄夏能在多拿两盘后手的情况下和范西屏战平,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。
古老相传,真正的“当湖十局”其实并非只有10盘。乾隆4年。范西屏和施襄夏接受当湖人张永年邀请到他家里教棋。张特意请范施二人对弈,本来是想作为示范,没想却下出了千古名局。而“当湖13局”的说法也是从张家后人的日记中所见,应该可信。
可惜由于战乱等原因,这13盘棋已经无法全部看到了。其实在“当湖”之前,两人曾于乾隆初年在京城下过一个十番棋。但那十局棋谱未能留传下来。事实上范西屏和施襄夏对弈留传下来的棋谱,到现在能看到的总共也只有11盘。
因此他们两位在当湖下的那13盘棋的最终胜负到底如何?现在已经成了千古之谜。不过种种迹象表明,起码李小强认为,施襄夏多赢1盘棋的可能性居大。
李小强之所以不用真正的这个理由,反而要用这个理由来说明自己为什么更喜欢施襄夏,说穿了还是怕别人说自己矫情:
“。。。现在谁都说你李小强更像范西屏,可你自己偏偏要说自己更喜欢施襄夏。什么?你说你和施襄夏才是同一类人?你看你看,你这就是假谦虚吧,你明明那么好的天赋还装模作样不承认,你这家伙就是在矫情吧。。。”
因此李小强要用“施襄夏比范西屏强”作为自己的理由。我认为施襄夏比范西屏强,我喜欢一个强者,那别人自然就无话可说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