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迎候 (第1/2页)
按察使脱胎于大秦都察院,都察院为景兴鼎革时所立,实际为大理寺下属,职责初时与御史台相仿,行纠察百官之事。
实际上,景兴初年,同门下平章事杨感去位,御史中丞与杨感门下,资历又老,与朝野官员,交通往来,景帝用起来很不顺手。
当时皇位不稳,也顾不上那么多,不过等蜀中大事一定,李圃接任同门下平章事一职,景兴政革开始之后,御史台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起来。
立都察院分御史台之权,下设各路都察使,巡察使,采访使等,与宣抚使,宣慰使等并列,成为地方主官之一。
随着景帝的全力支持,御史台在地方上的权力实际上已经移交给了都察院,加上又增提点刑狱之权,事实上,已经脱离了大理寺的控制,成为刑部,大理寺共管的一个衙门。
但就职权而言,无论是刑部,还是大理寺,也都没有太多的权力对都察院指手画脚……
景兴一朝末年,也是都察院最风光的时候,如果这么下去,不定就能取代御史台,成为大秦又一个威权显赫的衙门。
不过等到成武皇帝登基,都察院的好日子也算结束了,成武皇帝毫不犹豫的将都察院设在了御史台之下,又御史中丞总管。
这里面涉及的事情,以及政治考量多不胜数,不过最重要的一点,其实还是受了王氏一门倒台的牵连,众所周知,大理寺是王氏一门的根基所在,那么大理寺之下的都察院,王氏又怎么会放过?
实际上,在成武皇帝登基之初,都察院的下场已经注定,而都察院下属之都察使之类,名字也由繁化简,不再沿用唐时旧制,定为了按察使。
权力并未消减,只是与御史台合了起来,头顶上多了一个正管衙门。
这么做的好处其实是显而易见的,少了很多关节,官员有所精简,而且,上下之间,职权渐渐明确,中枢对地方的控制也更加的有力……
不过说起来,朝廷所考量的出发点,永远不会是这么简单,其实,最重要的一点考虑就是,随着大秦疆域的扩大,官员的任用和考核,越来越显重要。
无论是御史台,还是都察院,加上刑部,大理寺,这种明显带着景帝风格的相互掣肘,相互制衡的监察局面,让各个职司都有了一丝无力感。
朝廷需要下情尽快到达京师,而地方上也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衙门来控制官员们的行为,加之吏部官员考评越来越是繁重,都察院,御史台送上来的官员考评,多有相悖,根本无法细细辨别,打回去吧,又徒耗时日,两边自然不会自揭其短,只能让两边互喷口水,多出不少公案。
如此一来,吏部那里也是怨声载道,吏部尚书已经多次在中书议事之时,大吐苦水,让中书拿个法子出来。
此事一直拖到成武二年的时候,才终于有了定案。、
于是,颇为落魄的御史台一夜之间,又重新在朝堂之上站稳了脚跟,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也就是这般了,皇位上坐的人不一样了,自然就有人倒霉,有人得意。
不过都察御史也好,按察使也罢,就职权而言,他们却是在侵蚀地方主官的权限,大部分按察使又都是京官出身,长此以往,必然位在其他地方大吏之上。
当然,那是天下承平之时的事情了,当今天下,正值乱世,英雄辈出,豪杰奋起,按察使之类官吏,权势再彰,也无法在将军们手中夺得更多的权力……
天色近晚,天空阴云密布,北风烈烈,大同城如同一尊巨兽,矗立在寒风之中,挺直着历经岁月洗礼的斑驳身躯,依旧能彰显出北地雄城之英姿。
此时,已经到了关闭城门的时候,但在大同城北门,一群人聚在城门之前,迎着凛冽的寒风,翘首北望。
按察使郑铎看上去四十左右岁的年纪,裹着厚厚的大氅,还是被冻的脸青唇白,不住瑟瑟发抖。
“北地……风寒,一至于斯……真真让人受不住……柳大人,大将军也应该快……就快到了吧?”
稍稍往前凑了凑,来到宣慰使柳世源身边,跺着脚,断断续续的问着,显然冷的有些受不了了。
实际上,他们并未在这里等候多少时间,只是天气骤变,眼瞅着一场冬雪就要下来,这才让人难耐风寒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