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献捷 (第2/2页)
赵石心里不由腹诽,奶奶的,这献捷之礼怎么搞的,有功将士都在外间受冻,朝中大臣们却在金銮殿内身子暖暖的享受尊荣,嗯,以后这个规矩得改改,就算大家不进去,也要那帮文官出来,陪着咱们挨冻才成。
仪式还在进行,早已被告知今日过程的西夏幼帝母子,在众人瞩目当中,孤零零的走上台阶,艰难的向上迈动脚步,母子两人,穿的到是华贵,但身子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孩子已经泪流满面,哭的上气不接下气。
但没有谁心软,此乃国战,胜利者享受尊荣,失败者咽下苦果,没有丝毫容情的余地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赵石并没有等多久。
“宣大将军赵石入殿。。。。。。。。”
赵石起身,一步迈上台阶,很快便来到金銮殿内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大秦群臣,皆在殿内,肃穆庄严,他们用眼角余光瞅着那雄壮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处,瞅着他跪下再次参见君王,瞅着他站起身,来到武官最前列,羡慕中带着警惕。
大将军赵石,回朝了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接下来便乏善可陈了,赐予西夏幼帝李砚封号,又赐其母李氏夫人号,皇帝陛下对西夏幼帝母子很是宽慰了两句,但这毕竟是表面文章,和蜀国皇帝差不多,到了大秦京师,便别想着再离开了。
大秦爵位继承,也从来都是降等而承,用不了多少年,西夏皇族这一支,便会消失在时光当中,不会再有什么意外。
这是古之多少亡国之君都验证了的事情,最多最多,会留下点令后人缅怀的凄清诗篇而已。
此时,大秦展示了它的宽容,但也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,做不得数。
过程有些冗长,但总有结束之时,献捷大礼在午后终于落下了帷幕,将士得了赏赐,陆续回营,在长安城这等繁华所在,他们的银钱不愁去处。
西夏战俘,也被纷纷安置,不用一一细表。
皇帝陛下兴尽回宫,朝臣们三三两两的走出金銮大殿,所有人几乎都长长吐出一口气,还好,没出什么差错。
大将军赵石再非往日那般孤单,身周左右,都簇拥着人。
几位朝中重臣用眼睛余光瞟着这边,神情略显复杂,大将军赵石在朝中,再非孤立无援了,尤其是枢密院的官员,都在一一和大将军见礼问好。
兵部尚书李承乾也凑上去,和大将军谈笑了两句,兵部左右两位侍郎,都在恭恭敬敬的给大将军赵石行礼。
工部侍郎李师雄,挪着强壮高大的身子,挤进去,和大将军赵石把臂言欢。
吏部郎中李士芳,大理寺少卿张世杰,都上前向大将军赵石道贺。
不知不觉间,大将军赵石已经在朝中有了如此多的奥援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来到殿外,有太监早已等在一旁,见赵石被人簇拥着出来,在旁边等了半晌,才谄笑着上前,“国公爷慢走,奴婢奉陛下御旨,宣国公入宫。”
本来,今日献捷大礼之后,宫内应该大排筵宴,君臣同欢才对,但大将军赵石的封赏一天没下来,这样的宴饮便一天不能进行,不然欢宴之上,会显得很尴尬,有功之臣迟迟得不到封赏,旁人再高兴,也无法满足庆功宴的意义。
但皇帝陛下已经不打算等下去了,在金銮殿外,召大将军赵石入宫见驾,便是在变相的对朝臣们表达着自己的不满。
朕都等不及要安抚有功之臣了,你们还能再拖延下去?
赵石拱手,笑着跟围在身边的朝臣道别,在众人目光送行之下,随着传旨太监径自去了宫内。
看着这一幕,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为不可察的叹息了一声,确实不能再等下去了,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,之后要探一探才成,希望赵柱国不要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才好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户部尚书李吉这个时候凑到他身边,低声嘀咕,“难道真要给他一个侍郎不成?”
李圃面无表情,缓步走下台阶,一边跟众人点头施礼,一边压低了声音道:“在金銮大殿之外,议论这等事,成什么体统,有什么话,回去再说。”
李吉于是闭口不言,但心里却有着不满,等等等,都是你们要等他跟陛下相谈之后,再做定夺,但也不想想,那人跟陛下谈过之后,还有咱们说话的余地?(未完待续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