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十五章 大变伊始(下) (第1/2页)
第二百十五章大变伊始(下)
月光如水,静谧的凉意从天空中覆盖下,火在滋滋的燃烧着,方信一夜并没有睡觉,.
所谓的早熟文明,实际上是指一个文明基础的问题。
地球上,某个叫文明游戏,实际上也说明了部分本质,它把文明划分为青铜时代、铁器时代、封建时代等等。
每个时代都有大批的科技、思想、组织作为基础。
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一个生活在河流边的部落,它首先学会的,应该是捕鱼,一个生活在山地的部落,首先学会的,是狩猎。
而在平原的部落,可能首先学会的,是采集(野果)和种植。
在那时,大部分部落都处于野蛮状态,在原始扩散之中,理论上,扩散出去的人,随着环境的变化,那就会学会其它基础文明技术,而分布在各地,形成文明的基础。
可惜的是,假如这时,出现了早熟文明,也就是说,很早就产生了文字、宗教、数学等等,那就会产生一种“选择性的毁灭”
所谓的选择性的毁灭,就是这些部落和文明,总结出原本“胜利经验”,并且加以完善,他们会选择性挑选新的居住地(符合原本文明生存的地点),而把不符合原本文明的广大地区抛弃。
特别是有着先知、神祇的世界,它们传下的制度和技术,更使这种选择性毁灭发挥到了极限,因此破坏了一切其它异种文明的可能。
以安雅文明中,食物主要是玉米,占了食物的百分之八十以上。
但是是不是没有其它食物获得方式呢?
其它有效的农作物有没有?肯定有
畜牧业能不能发展,肯定可以发展
农业技术可不可以改进?肯定可以
但是它们就不会作此改进。
如果说,这个例子还不清晰的话,那以华夏文明为例,华夏文明,自农耕根基确定后,集权制度和郡县制,以及儒家为核心文化制度随之完善后,就算资本萌芽无处不在,就算三百年一次轮回,每次都导致天下百姓死掉十分之三四
就算日后不断有胡人入侵,从五胡开始,直到突厥、辽金、元、清,都无法使这个文明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处
太过早熟的文明,使华夏文明,从未有过“走向大海”和“走向草原”的想法,也就丧失了继续进化的动力,就算海洋和草原无时不在哪里,也是一样。
如果没有外力干涉,就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。
这个世界也一样。
方信将目光,投向天空之上,在那里,星辰闪烁着,方信摇头,此世界的神祇,已经失去了推动世界的力量,也失去了继续成为神祇的资格。
再比方说,魔法世界,有个“图象留影”,这是三级法术,就和科技的照片差不多,效果是一样的。
只是,科技时代的人,如果因为自己有着强大的电影摄影,就把这“图象留影”三级法术不放在心上,那就失去了一条宽阔无边的道路。
曾几何时,自傲于凌驾畜牧业文明的农耕文明,一次次被畜牧业文明入侵
曾几何时,鄙视于海洋文明的庞大文明,在海洋殖民的西方力量下,轰然而倒
那也许有一日,曾几何时,辉煌的科技文明,如果不能广采万川之流,也应该有着有朝一日倒在了仙道或者魔法文明之下的可能——当然,相反也是如此
能自傲的,只有自己体系内的高低,别的体系内,效果就不成为高低的标准了——一颗小小的种子,就可能是未来辉煌的根基。
大道也复如此
多少辉煌的真理,也日薄西云,如果说无常,的确是真理,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,无常不为真理,因为它没有提到气数。
人道之事,全凭气数,气数之事,天地共运,人而谋之,如果没有争夺气数,扭转命运的精神,那万物存在,又有何用?
无非一死一生,如机械一样的毁灭,或许轮回。
就在沉思中,寒风轻轻的拂过,早晨的阳光按时起起。
方信收敛了思想,带着队伍直接回城。
方信等人踏入城门,顺着大街向前走,就在这个时候,一阵可怕的震动从广场上传了过来,隆隆的声音许久不绝。
“发生什么事了?”有人不解的大喊。
就在这时,可怕的震动声继续传来,呻吟,喊杀声、弓箭射击声,以及一些神术产生的爆炸声响成一片。
空气中传出的尖锐嗖嗖声,是箭矢破空时带起的尖啸,方信立刻下达命令:“快,跟我走,到了神殿再说。”
顿时,一行人冲着离开,向着自己的金字塔神殿而去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