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二章 杨钊入相 (第1/2页)
南节度使杨国忠的捷报,以种前所未有的度送种瞻,大早,兴庆宫便传来了李隆基得意的大笑声。
“好!做得好!”
李隆基拿着杨国忠的战报在寝宫内走来走去,前些天他还因为南诏的突然造反而感到忧心仲仲,而仅仅一个月后,杨国忠便带来了最好的消息,唐军大败南诏军,南诏认罪。
让李隆基兴奋的不仅是南诏之乱平息,而且杨国忠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的决断和能力让人刮目相看。有这场胜利为基础,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封杨国忠为尚书,进入相国集团,李林甫越来越老了,最近更是有点偏向太子。让他心中不喜。
“三郎,怎备这样高兴?”
杨玉环梳完头从内室里走了出来。李隆基大为兴奋,搂住她的香肩。重重在她粉脸上亲了一下。“娘子的内兄给联带来了喜报。”
“三郎!”杨玉环有些埋怨李隆基的失态,她连忙取出铜镜在脸上补了一下妆,这才问道:“是我三哥吗?他带了什么喜讯?”
“他平息了南诏叛乱,联耍升为他为相国。”
杨贵妃一怔,平息南诏固然可喜,但升为相国却似乎
她连忙跪下了下来,道:“陛下,请收回成命?”
李隆基愣住了,“为什么?”
“陛下,臣妾的三哥是什么人,臣妾非常清楚,陛下独宠杨家,给杨家荣华富贵,臣妾感数不尽,但相国乃国之栋梁,担负大唐的兴盛,非经纶治国之才不的胜任,杨家没有人能担任这个职位,臣妾绝不愿意陛下为了臣妾误了国事。”
“谁说三哥不能担任相国!”
门外忽然传来了杨花花的声音。她慢慢走了进来,道:“三哥过去或许有些放荡不羁,但那是因为他怀才不遇,可自从他进京为官后,兢兢业业为圣上做事,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圣上。圣上需要这样一个既能干又听话的相国,李林甫已老,三哥却正当盛年,难道不用三哥,还要再去找别人不成?”
杨玉环有些不高兴,这可是自己的寝宫,三姐怎么能不说一声就进来了,她忍住心中的不悦道:“三姐,当相国不是听话就能做好,需要学问和经验,;哥这两样都缺乏,他若做不好,天下人会指着咱们杨家脊梁骨骂的。”
杨花花毫不让步道:“不做做怎么知道做不好,李林甫不也一样没有什么才学吗?他却做了十几年相国,那李白和王维诗名动天下,满腹经纶,可他们又能为相处理国事吗?可见才学绝不是理由。”
“好了!好了!你们姐妹不要争了。”
李隆基把杨玉环扶起来道:“立不立杨国忠为相国,联自会和大臣们商量着办,娘子就不要过问此事了。只要把后字给联管好就行了。”
他又对杨花花笑道:“听说三姐的新宅造好了,莫非是要请我们去吃饭?”
杨花花小嘴一撅道:“臣妾家里穷得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了,哪里还请得起陛下和贵妃吃饭,除非陛下替我摆几桌酒宴,我倒是可以请大家去热闹一下。”
“三姐!不要再要钱了。”
杨玉环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不满了。为修这栋宅子,三郎已经先后赏了她三次,近二十万贯,现在又跑来要钱,真是太过分了。
“哼!”杨花花哼了一声,道:“我又没要你的钱,你急什么?”
她又转头对李隆基娇声央求道:“我的好妹夫,好皇上,你总不能让你的三姨娘连买米的钱都没有吧!”
李隆基有些尴尬,他连忙道:“这样吧!联就不赏你钱了,你新宅落成的宴会,就由联来帮你举办。让你风风光光地住进新宅,如何?”
杨花花欢喜地给他膘了个媚眼。其实她要的就是这个,皇帝来替她摆乔迁宴,那贺礼钱还不会滚滚而来吗?
就在这时,门口传来了宦官的禀报:“陛下,李相国求见!”
“联也正要找他呢!让他去御书房。”
他回头对二人笑道:“你们两姐妹就好好聊一聊天吧!联去处理一下公务,很快就回来。”
说着,他背手走出了寝宫。
“陛下移驾御书房!”
大同殿内,李林甫背着手忧心仲仲地来回走着,他也得到了杨国忠在南诏大胜的消息,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,杨国忠极可能会因为此事入相。
一切都顺理成章,圣上想用杨国忠取代自己的意图越来越明显。李林甫望着殿外的天空长叹一声,他也有点力不从心了,他的身体确实有些吃不消繁重的国事,从年初以来他已经病倒了三次,虽然圣上每次都会派高力士来探望他,说国事离不开他。可事实上他知道,他每病一次。圣上换他的决心便又加深一分。
“圣上驾到!”
远方宦官一声高喝,李林甫连忙收敛心神,垂手而立,片刻,精神抖擞的李隆基快步走来。“臣参见陛下!”
“相国不必多礼,请到房内详谈。”
李隆基走进了书房,书房里已经收拾好了,干净整洁,空气十分清爽。他满意地点点头,坐了下来。
“给相国也铺个位子。”
“臣谢陛下。”
两名宦官抬来一只小木榻,又铺上席子,李林甫也坐下,他立剪道:“臣是为了南诏之事来见陛下。”
李隆基瞥了他一眼,尖道:“爱卿有什么建议,请说?”
“陛下,臣不赞成与南诏讲和。臣以为南诏坐大已成为我大唐严重的威胁,这次南诏谋反看似因为张虔陀辱阁逻凤之妻所致,只是一次偶然事件。但臣相信,阁逻凤早有谋反之心,陛下。除恶务尽。我们应趁此机会彻底解决南诏坐大。”
“相国,这件事联和你的想法就不同了,南诏坐大固然令大唐烦心。但吐蕃才是大唐真正的威胁,南诏不过是边陲小国罢了,它的存在还能替大唐抵御吐蕃东扩,可谓有失必有得。只要把它控制好,让它老老实实替联守边陲,也是可以,而且杨国忠在军报中也说了,若把南诏逼迫太甚,一旦它投向吐蕃,那就得不偿失了,相国,杨国忠这次可比你看得深啊!”
李林甫听圣上贬自己而褒杨国忠。他心中忿然,便道:“陛下,臣仔细看了军报,唐军在姚州大败南诏军。完全可以一鼓作气进击洱海。这个时候,南诏还来不及向吐蕃求援。可是唐军却在姚州停驻了半个月,以致丧失战机,臣以为其中必有原因,臣建议派御史前去彻查此事”
不等他说完,李隆基便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话,“相国想得太多了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